未能免俗的成语故事


未能免俗

拼音wèi néng miǎn sú

基本解释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。

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任诞》:“未能免俗,聊复尔耳。”


未能免俗的典故

魏晋时期有七位名士,他们是嵇(jī)康、阮籍(ruǎn jí)、阮咸、山涛、向秀、王戎(róng)和刘剑。这七人常在嵇康家附近的一大片竹林里游玩饮酒,所以人称竹林七贤。 这七贤在生活上都有一些怪脾气:放任随便,毫不注意仪容和身份。就拿其中的阮籍来说吧.他喝醉了酒就往地上一躺,也不管那地上干净不干净,往往好几天不醒。他听说步兵校尉衙门能够酿造美酒,就请求到那里去任职,以便痛痛快快地喝酒。所以人们根据他的官街,也称他阮步兵。阮咸是阮籍的侄子。叔侄也还都爱好音乐。际籍 既能弹琴又能唱歌,阮咸琵琶弹得很好,又精通音律。他特别喜爱一种形似月琴的拔弦乐器,这种乐器据说是他发明的,所以后来被称 为阮咸,简称阮。 阮氏家族住在同一条街上。阮籍、阮咸叔侄俩在街的南面,阮氏其他兄弟住在街的北面。叔侄俩家境清贫,而街北面的阮氏兄弟却大都是富贵人。但是,阮籍和阮咸并不因人穷而志短。 根据当地的习俗,每年七月六月,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筐,把所有的衣物都拿出来晒一晒,以防止发霉虫蛀。街北的那些阮氏兄弟富有,穿的是绫罗绸缎,因此晒出来的衣服光彩夺目,看得人们眼花缭乱。阮咸看到对面庭院里挂满了衣服,便对叔叔说:我们也拿些衣服去晒晒吧! 可是,他俩找来找去找不到什么衣服可晒,就把一条粗布的牛鼻裤子用竹竿串起来,高高地挂在庭院中。邻居见了,对阮咸说:你还是不晒算了,这样的衣服晒出去太寒酸了! 阮咸回答说:这是一种习俗,我们也不能不这样做呀!就让它这样晒吧!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未能免俗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李代桃僵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鸡鸣》:“桃在露井上,李树在桃旁,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木身相代,兄弟还相忘!”
冠履倒置 清 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第22卷:“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,不能制驭矣。至石晋尤甚,几有冠履倒置之势。”
卑谄足恭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五宗世家》:“彭祖为人巧佞、卑谄足恭而心刻深。”
放牛归马 《尚书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多才多艺 《尚书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艺,能事鬼神。”
颠沛流离 宋 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第九卷:“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,保有之难也,而共振显之。”
风驰电掣 《六韬 龙韬》:“奋威四人,主择材力,论兵革,风驰电掣,不知所由。”
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
雪兆丰年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丰年’。”
费尽心机 宋 戴复古《石屏集 论诗绝句》:“有时勿得惊人句,费尽心机做不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