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逆之交的成语故事

拼音mò nì zhī jiāo
基本解释逆:违背;抵触;交:交情;友谊。情意投合;极其要好的朋友。
出处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大宗师》:“三人相视而笑,莫逆于心,遂相与为友。”
莫逆之交的典故
战国时期,哲学家庄子讲到子祀、子兴、子犁、子来四人交谈说:“谁能以无为头脑,以有为脊背,以死为屁股,知道死生存亡为一体就可以成为朋友。”四人相视而笑,觉得莫逆于心,就相互结为好朋友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莫逆之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望尘莫及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咨传》:“复拜东海相,之官,道经荥阳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谒候。咨不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尘不及。” |
背腹受敌 | 《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》:“吾无水战之具,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,则我背腹受敌。” |
人面兽心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赞》:“夷狄之人贪而好利,披发左衽,人面兽心。” |
七搭八扯 | |
损人不利己 | 鲁迅《书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对的。” |
漏洞百出 | 姚雪垠《<歧路灯>序》:“我们从《歧路灯》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种世俗人物,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 |
饥肠辘辘 |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西湖主》:“而枵肠辘辘,饥不可堪。” |
神出鬼入 | 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善者之动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 |
饮水思源 | 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 |
不攻自破 | 唐 顾德章《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》:“是有都立庙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