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负隅顽抗负隅顽抗的意思
wánkàng

负隅顽抗



负隅顽抗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凭借险要地势;顽强抵抗。负:凭借;依仗;隅:山的角落。

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有众逐虎。虎负嵎,莫之敢撄。”

例子最后牛元峰逃到镇东头的小寨里,指挥着一个多营负隅顽抗,死不投降。(徐海东《奠基礼》)


基础信息

拼音fù yú wán kàng

注音ㄈㄨˋ ㄩˊ ㄨㄢˊ ㄎㄤˋ

繁体負隅頑抗

正音“隅”,不能读作“ǒu”。

感情负隅顽抗是贬义词。
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辨形“隅”,不能写作“偶”。

辨析见“垂死挣扎”。

谜语角斗

近义词负险固守

反义词束手待毙、束手就擒

英语put up a stubborn resistance

俄语сопротивляться до концá

日语険要をたよりとしてかたくなに抵抗する

法语acculé à une colline(résister avec acharnement dans une situation critique)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负隅顽抗的意思解释、负隅顽抗是什么意思由鼎簇中文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改俗迁风 迁:改。改变风俗习气。
攀龙附凤 附:接触、依附。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。
莫衷一是 莫:不;还是;衷:折衷;断定;是:对。指不知哪个正确。形容各种意见都有。得不出一致的看法。
体恤入微 同“体贴入微”。
人面兽心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却像兽类。形容品德极坏。
裾马襟牛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
如臂使指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。比喻指挥、调动得心应手。
名重一时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,受到广泛重视。亦作“名震一时”、“名得当时”、“名噪一时”、“名倾一时”。
空费词说 说的话别人不听,等于白说。
知其不可而为之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
路无拾遗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预:预先,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;立:成就;废:败坏。不论做什么事,事先有准备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会失败。
吴下阿蒙 吴下:现江苏长江以南;阿蒙:指吕蒙。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。比喻人学识尚浅。
不置可否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
阳春白雪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
流里流气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
理直气壮 直:正确、合理、充分;气壮:气势旺盛。理由正确、充分;说话的气势就很盛。
战战业业 戒慎畏惧貌。
古里古怪 怪异、奇特。
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
臭名昭著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
别有用心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
以夷制夷 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
腾声飞实 传扬名声与功业。谓使名实俱得传扬。
面授机宜 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
流风馀俗 遗留的风气、习俗。
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
振聋发聩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(发:开启;聩:耳聋)。比喻唤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